演出市場
演出市場
-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,這份
-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
- 余干《今日黃港》自籌經(jīng)費開展“歡樂鄉(xiāng)
-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
- 平陰縣文廣新局: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
- 民間劇團演出現(xiàn)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
- 國內實景演出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業(yè)莫忽視小城青年
- 24部新創(chuàng)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(jié)
-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
聯(lián)系我們
郵 箱:yewu@ningxiu.com
手 機:178-528-25688
網(wǎng) 址:http://ittalk.org.cn
微 信:jinanyanyi
地 址:濟南市歷下區(qū)經(jīng)十路黃金時代
演出市場
終于等到你!武漢恢復劇場演出
作者:寧秀文化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6-28 08:26
為豐富端午假期市民文化生活,26日,武漢市多家文藝院團以“想見你,我們在劇場等你”為主題恢復劇場演出,線上、線下相結合推出10場文藝演出。這意味著武漢城市演藝市場已經(jīng)全面復蘇。
7大劇場9場演出
聚成“戲劇的一天”
6月26日這一天,在武漢恢復開放的七大劇場、首日共計九場演出里,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“終于”。演員、觀眾、劇場,終于在一起,上演一出最生動的戲劇。
而在武漢這個“戲碼頭”,經(jīng)過全民戰(zhàn)疫,經(jīng)過各院團不松勁兒地訓練、探索、創(chuàng)作,才有了這最生動的“戲劇的一天”。劇場的大門打開了,城市的心門也打開了。
02:39
武漢人愛看戲,無論老幼。早晨10時,兒童劇《玫瑰仙子》拉開劇場恢復開放的序幕,孩子們早晨8點就出門,因為從三四歲起,看兒童劇就成了他們的習慣。
6月26日,中南劇場首場演出兒童劇《玫瑰仙子》現(xiàn)場。記者任勇 攝
6月26日,在中南劇場入口,家長帶著孩子掃碼準備進場觀看演出。記者任勇 攝
下午1時30分,武漢京劇院、武漢漢劇院、武漢楚劇院同時開鑼,戲迷們5分鐘搶完40張京劇票,23歲的戲迷帶媽媽看漢劇慶祝生日,88歲的楚劇迷開心到飯都吃得多些。
武漢京劇院復演,現(xiàn)場氣氛熱烈。記者馬萬勇 攝
6月26日,恢復開放后的武漢人民劇院迎來首場演出,漢劇《狀元媒》,演員在現(xiàn)場表演。記者任勇 攝
“
我從18歲開始在這里看戲,今年已經(jīng)88歲了。
”
6月26日,闊別近5個月,看了70年楚劇現(xiàn)場演出的余祝英老人,終于又走進了楚樂戲苑。這是老人和楚劇現(xiàn)場分別最久的一次,得知武漢城市劇場迎來開放的消息,老人笑著說,“我姑娘說我飯都吃得多些。”
楚樂戲苑內,為迎接劇場開放后的首場演出,88歲的余祝英盛裝出席。記者梅冬妮 攝
演員也需要觀眾。5月9日起,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各大院團開啟“云演出”,將劇場從線下搬到線上。為了適應網(wǎng)絡直播的特點,演員們研究直播節(jié)目、調整表演節(jié)奏、設計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60余場“云演出”獲得1916萬人次觀看。
都市茶座內,武漢說唱團演員李聰、李晶倫表演相聲《我的媽呀》。記者萬建輝 攝
6月26日晚7:30,武漢雜技廳時隔6個月之后首次開演,現(xiàn)場節(jié)目精彩紛呈。記者唐婧妮 攝
雜技演員表演高難度動作。武漢雜技廳供圖
6月26日晚,原創(chuàng)抗疫話劇《最美逆行者》在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演出。記者金思柳 攝
6月26日起,演出從線上回歸到線下。終于在劇場里見到觀眾,聽到臺下哪怕細微的一聲笑、一點掌聲,演員們都激動得“樂炸了”,這樣直接的互動是對演員最大的肯定,也是劇場獨有的魅力。
6月26日,恢復開放后的武漢人民劇院迎來首場演出,漢劇《狀元媒》,觀眾隔座而坐看戲。記者任勇 攝
劇場開放,也是這座城市心門的打開。“因為武漢安全了,我們才敢?guī)Ш⒆舆M劇場。”“劇場開放了,城市離完全恢復正常秩序又近了一步。”觀眾、演員都曾有過忐忑,劇場大門打開,人們真的會走進來嗎?忐忑最終都被現(xiàn)實撫平,武漢人放心地回到了劇場,重拾曾經(jīng)繽紛多彩的文化生活,重新感受在同一個空間里心與心的交流。
下午開演前,都市茶座曲藝劇場門口防疫工作已做好。記者萬建輝 攝
武漢歌舞劇院門前,觀眾有序排隊登記、掃碼,等待入場。記者梅冬妮 攝
疫情對文藝院團、演出劇場,乃至文藝創(chuàng)作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,但人們沒有被迫等待,而是積極地期待。
文藝院團進行“云演出”,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在網(wǎng)絡中與網(wǎng)友共振;青年藝術人才專業(yè)技能大比拼啟動,“沙場大練兵”中,演員們不僅迅速找回演藝狀態(tài),更克服困難挑戰(zhàn)藝術高度。疫情期間“云創(chuàng)作”,一出出新作正在或即將立上舞臺。
6月26日,恢復開放后的武漢人民劇院迎來首場演出,漢劇《狀元媒》,演員在后臺準備。記者任勇 攝
如今,劇場回來了,觀眾回來了,武漢人正常的文化生活也正在回來。
《知音號》復演再現(xiàn)火爆場景
01:51
受疫情影響,演出停擺5個月的《知音號》日前也正式復演,游客總人數(shù)達到防控要求最高限額,再現(xiàn)火爆場景。
此次《知音號》復演,推出全新主題口號“江上知音,武漢倒影”,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觀賞。
夜幕降臨,華燈初上,婉轉悠長的曲調響起,身著旗袍長衫的演員們相繼登場,開啟了一段駛向城市文化最深處的“知音之旅”。
此次復演進行了新一輪的提檔升級,不少角色之間增加了交流和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有些還融入了畫外音,讓場景表達更為立體鮮活。尾聲部分融入了音樂劇的元素,多位歌手同時演唱歌曲,演員集體參與舞蹈表演,觀眾互動感更強。
據(jù)悉,作為武漢城市新名片,《知音號》自2017年5月公演以來共演出900多場,接待了來自全球的70多萬名觀眾。
此次復演首日,觀演人數(shù)即到達防控要求的最高限額。端午期間其他演出場次的線上預約人數(shù)也已超過9成。此外,《知音號》每天還會保留50張演出票用于現(xiàn)場銷售,游客可使用武漢消費券購票游覽,醫(yī)護人員可在網(wǎng)上預約成功之后免費登船觀演。
來源 | 長江日報、武漢廣播電視臺
相關標簽:
濟南慶典公司
農(nóng)新
云上演出
戲曲
觀眾
名家
過年
記者
湖北
日報
相關新聞
- 2024-05-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約
- 2024-05-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國(天津)演出交易會開幕
服務范圍